我是来自支付宝终端技术团队的王嘉伟(加伟),主要负责 MYWeb 浏览器内核的升级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攻坚。在本文中,我将结合我们在稳定性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,分享一个发生在混合渲染(Hybrid Composition) 场景下、由画布同步问题引发的有趣现象与分析过程。本次案例不仅具有代表性,也在社区中有不少类似的讨论,因此我特地将其整理出来,与大家交流分享。这篇文章力求通俗易懂。由于我本人最初并非该领域出身,对 Android 平台的了解也较为有限,因此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,尝试以“小白视角”逐步推演、层层递进。希望这种讲述方式能帮助更多读者理解问题背后的原理与解决思路,从中有所启发。
本文面向对 AI Coding 感兴趣的朋友介绍 Claude Code。通过此次分享,可以让没有体验过的快速体验,体验过的稍微理解其原理,以便后续更好地使用。2025年最热闹的非 AI Coding 这个话题莫属,各大厂商竞相入场,开发出来的产品总是伴随取代程序的话题,甚嚣尘上。有人欣喜、有人恐慌、有人迷茫,而这一切都是「正常」现象。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心灵按摩,坦然、客观的接受 AI Coding 这新事物。
数据类的架构设计远不止是工具和概念的堆砌,它更像是一门在规模、实时性、成本、复杂度与治理之间不断权衡与取舍的艺术。本文抛开简单的概念,深入聊聊关于数据类专业术语的核心思想、技术原理和实际权衡,同时也有 “数据指标、异常监控、数据提效 ”的一些思考,也包含一些实用tips,欢迎一起探讨交流~
美团数据库团队推出了数据库容量评估系统,旨在解决数据库容量评估与变更风险防控等领域难题。本文介绍了系统架构和主要功能:系统使用线上流量在沙盒环境回放验证变更安全,结合倍速回放技术探测集群性能瓶颈,构建容量运营体系实现集群容量观测与治理闭环。系统具备数据操作安全、结果真实可靠、灵活高效赋能等特点,有效提升数据库稳定性与资源利用率。
“不懂编程也能用AI开发软件”——这可能是当下AI时代最大的谎言。Vibe Coding不是让不懂编程的人能写代码,恰恰相反,它要求你比以往更深入地理解软件开发——只不过,你的角色从“码农”变成了“甲方”。
为了从根源上解决 AI Agent 的安全困境,字节跳动安全研究团队提出了全新的智能体安全框架——Jeddak AgentArmor。关于框架的详细介绍,可以查看上篇文章:为 AI Agent 行为立“规矩”——字节跳动提出 Jeddak AgentArmor 智能体安全框架。本篇文章将继续深入分享该框架下的可信AI Agent。
面对传统数据接入流程人力高、周期长、质量难控的痛点,本文提出了“数据平台智能化入库”的整体解决方案。方案以大型语言模型(LLM)为核心,结合代码生成流与执行流构建“智能代码闭环”,实现从数据Schema识别、结构化映射、质量规则抽取到入库包构建的全流程自动化。通过“生成-执行-反馈”闭环机制,系统能持续自我优化、沉淀知识与代码资产,大幅缩短接入周期(从3个月降至3天内)、降低人工成本(从4人月降至零人工干预),并显著提升系统可控性与扩展性,为企业级数据治理与智能化运营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。
Fastjson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高性能 JSON 序列化处理库,其主要以处理小数据时速度最快而著称,功能全面。Fastjson1.X版本目前已停止维护,被Fastjson2.X代替,但1.X版本国内被广泛使用,通过学习其技术架构,剖析架构上优缺点,对技术人员提升软件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很有价值。 首先我们对“序列化 / 反序列化”概念上建立直观认识,把Java对象转化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的过程叫做序列化操作,反之则叫反序列化。如果把“序列化 / 反序列化”放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坐标系里,可以把它看成一次数据的“跨边界搬家”。 对象在“内存世界”里活得很好,但只要一离开进程地址空间(网络、磁盘、数据库、浏览器、异构语言),就必须先打成包裹(序列化),到对岸再拆包裹(反序列化)。